基准物质 用基准方法进行认定定值测量的标准物质就叫做基准物质。在标准物质家族中,基准标准物质是一类具有最高计量学品质的标准物质。 在计量学术语中,将“量值和测量不确定度是由基准测量程序确定的测量标准,,定义为测量基准或原级测量标准。将这一定义与基准物质的定义相比较,人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两者有着十分相似的含义。应该说,基准物质符合测量基准的定义要求,是特定测量基准的实现形式。实际上,在我国化学计量界有一个普遍的共识:化学测量的基准是一个系统,它由三个要素组成,即一套基准装置、一组基准测量程序和一组基准物质。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将无法发挥一个测量基准的全部功能。基准物质作为一个测量基准量值的载体,以量值的准确度水平代表着这个测量基准的性能。当人们使用基准物质来校准测量系统、评价测量方法或程序、给某种物质赋值时,相应的基准系统就得到了应用。 应该指出的是一个特定的标准物质在溯源层级结构图中的位置并不能说明它对于特定分析测量目的的适用性。如,在对土壤中微量铜的测量中,含铜量经认定的土壤基体有证标准物质比含超纯铜的基准标准物质更具有实用性。 基准标准物质作为最高的化学测量标准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在高端建立分析测量结果对SI单位的溯源性。应该注意的是,这种高端对SI单位的溯源关系并不是对每一种物质的测量都一一建立的,也没有必要一一建立,而是分类建立起来的。这样可以在保证测量质量需求的情况下,可以大大地节约本来就十分稀缺的计量科技资源,并简化了应用条件。 基准标准物质一般具备以下一些主要特点: ①易于制备和获得; ②化学纯度高; ③稳定性好; ④非常均匀; ⑤不吸湿,不风化; ⑥易溶解; ⑦当量高(以减小称重误差); ⑧滴定时能够进行准确的化学计量反应。 另外,同位素丰度的变化不应对分子量造成实质性影响。包含纯银、锌、铋、钠、碳酸钠、重铬酸钾、碘酸钾、碘、氯化钠和氨基磺酸在内的大量纯化学品都被认为可以成为基准标准物质。 基准标准物质及其所保证的溯源性主要基于传统的体积和重量分析。但同时,基准标准物质也延伸到像微量金属分析这样的痕量分析领域。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实际上有证标准物质候选物的特性值都应该使用可溯源到基准标准物质的程序表征,但大部分有证标准物质都不是基准标准物质. |